[摘要]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依从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符合入选标准的高血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 开放单一治疗试验设计方案,给予每日清晨餐前口服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连续用药12周,观察疗效、依从性和安全性。结果 收缩压由(156.38±12.06)mmHg降至(118.68±10.36)mmHg;舒张压由(102.47±7.24)mmHg降至(80.60±8.27)mmHg。显效率69.5%;总有效率88.1%;血压达标率74.6%。结论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达标率较高,依从性好,不良反应轻微,安全可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人群疾病谱已经发生变化,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居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并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国内外许多研究显示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发病率高,治疗率和控制率低。高血压患者积极地降低血压,可以降低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倡高血压联合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控制率[1]。本研究观察固定复方制剂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依从性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 般 资 料 按 照 2 0 0 4 年 中 国 高 血 压 防 治 指 南的 诊 断 标 准 [ 1 ], 入 选 血 压 9 0 m m H g ≤ 舒 张 压 < 1 1 0 m m H g(1mmHg=0.133kPa),且收缩压<180mmHg。无下列入选禁忌症:继发性高血压;严重的重要脏器疾病;恶性病变者;孕妇及哺乳者;已知对培哚普利、吲达帕胺或磺胺类药物过敏;无法进行随访者。
1.2 药品 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商品名:百普乐。每片含有2mg培哚普利叔丁胺盐和0.625mg吲达帕胺,由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1.3 治疗方案 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开放单一治疗试验设计方案。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经患者本人知情同意后,均给予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1片,1次/日,清晨餐前服用,连续服药2周,如舒张压<85mmHg,继续服用至12周;如舒张压≥85mmHg,则服用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2片,1次/日,清晨餐前服用,直至12周试验结束。
1.4 观察 测量并记录入院时、2周和12周时右上肢、坐位血压。观察服药依从性和药物不良反应。
1.5 疗效评价 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且舒张压 < 8 5 m m H g 或 下 降 2 0 m m H g ; 有 效 : 舒 张 压 下 降 虽 未 达 到10mmHg但降至<85mmHg或下降10~19mmHg;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1 . 6 达 标 率 判 断 以 舒 张 压 < 8 5 m m H g , 收 缩 压<140mmHg为达标,统计达标患者人数,计算达标率。
2 、结果
入选患者60例, 其中男37例, 女23例; 年龄(57.68±10.16)岁;收缩压(156.38±12.06)m m H g;舒张压(102.47±7.24)mmHg。 入选患者有1例因咳嗽不能耐受退出试验, 59例患者完成临床观察, 进入疗效分析。59例患者均有良好的依从性。60例患者全部进行安全性分析。
2.1 血压变化 治疗12周后收缩压(118.68±10.36)mmHg,舒张压(80.60±8.27)mmHg。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
2.2 降压疗效 治疗12周后显效41例,有效11例,显效率69.5%,总有效率88.1%。
2.3 血压达标分析 59例患者中,有38例(64.4%)每日服用1片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有21例(35.6%)服药2周未达标者每日服用2片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其中6例(10.2%)达标,15例(25.4%)未达标。总共有44例达标,达标率74.6%。
2.4 不良反应 随访发现有5例(8.3%)患者出现咳嗽,其中1例因咳嗽剧烈不能耐受而退出,其余4例咳嗽较轻,坚持继续服药完成临床观察。1例出现头晕,1例出现纳差、乏力,均能耐受,未影响服药治疗。
3 、讨论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目前中国约有1.6亿高血压患者,而高血压的控制率仅为6.16%,因此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显得非常重要。高血压患者大多需要终身治疗,服药依从性差是导致控制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采用固定配方剂型的高血压联合治疗,服用方便,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依从性,能使血压尽快达标,增加血压达标率。
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和利尿剂蚓达帕胺的固定复方制剂。培哚普利是第三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竞争性地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阻断血管紧张素I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减缓缓激肽降解,提高缓激肽的水平;增加一氧化氮和有血管活性的前列腺素的释放;还能阻断血管紧张素1~7的降解,使其水平增加等多种机制,使血压降低[2]。蚓达帕胺通过减少体内钠盐的容量负荷和扩血管作用,使血压降低。两者联合具有协同降压作用。培哚普利还可以减少或抵消蚓达帕胺长期使用中的低血钾、激活肾素系统等不良反应,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代谢。而蚓达帕胺则可以拮抗培哚普利可能带来的高钾倾向。本研究结果
显示,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具有确切的降压疗效,12周总有效率88.1%,达标率74.6%。具有良好的依从性。
咳嗽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是缓激肽的水平增高所致。国外临床试验中约5%~10%的患者发生干咳[2]。咳嗽并非剂量依赖性,通常发生在用药1周至数月之内,程度不一,夜间更为常见。本研究共有5例出现咳嗽不良反应,发生率8.3%。均呈干咳,夜间尤重,其中1例因咳嗽剧烈不能耐受而退出试验。由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提高缓激肽的水平,是其降压作用的一部分,当患者出现咳嗽不良反应,若能耐受,应鼓励继续服用;若咳嗽剧烈不能耐受,则需要停药,停药后干咳一般在1周内基本消失,可以换用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治疗。
培哚普利吲达帕胺片降压疗效满意,达标率高,依从性好,不良反应轻微,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服用方便,适用于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