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糖尿病肾病病人体内左卡尼汀( L- carnitine, LC) 乙酰左卡尼汀( acetyl- L- carnitine, ALC) 丙酰左卡尼汀(propionyl- L- carnitine,PLC)含量的变化,观察左卡尼汀口服液对2 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作用以及其与药物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40 例早期及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对照组(各 20 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左卡尼汀口服液(1g,Bid),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 GLU、TG、CHO、LDL- C、HDL-C、BUN、Cr、UA、尿 PRO 的变化以及体内卡尼汀群的经时变化和代谢情况。结果:(1)治疗组给药4周后,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 GLU、TG、CHO、LDL-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P<0. 01 或P<0. 05);(2)治疗组用药 4 周后血 BUN 与用药前比较明显下降(P<0. 05),尿 PRO 与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期比较均明显改善(P<0. 01);(3)血浆LC、ALC、PLC浓度与给药前和对照组同期比较浓度明显升高(P<0. 01),血浆LC浓度给药4 周比给药2周明显升高(P<0. 01)。结论:左卡尼汀口服液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体内卡尼汀群的血药浓度,明显改善 GLU、TG、CHO、LDL- C、HDL- C、BUN、PRO等临床指标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已是大多数国家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最常见的病因,其发病机制复杂,其中糖脂代谢紊乱是其发病的主要
原因之一。卡尼汀群( LC、ALC、PLC)作为脂肪酸代谢的关键物质,在调节体内的糖代谢和脂代谢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临床上已有报道LC静脉给药用于早期DN患者,也有报道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高脂血症者血浆LC浓度明显低于无并发症者。而 LC口服液对 DN 的治疗与保护以及在 DN 患者体内的卡尼汀群的浓度与代谢情况均未见报道。为此课题组对LC口服液治疗早期DN及临床DN早期患者的效果进行研究,并复制了柱前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体内卡尼汀群的方法,观察LC口服液给药后患者体内卡尼汀群的代谢特点,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与分组 筛选2010年1~12月曾在本院治疗且已确诊为2 型 DN 的患者40 例,筛选标准:(1)根据 Mogensen DN 诊断标准,属于早期DN(3期,24h尿微量白蛋白在30~300mg)或临床DN早期(期中24h尿微量白蛋白300~1500mg)者;(2)糖尿病常规治疗,空腹血糖控制在6~8mmolL-1者;(3)排除心脏、肝脏疾病和除DN外的其他肾脏疾病者;(4)无高血压病或有高血压病,血压控制在17. 29/10. 64kPa以下者入选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经统计学检验,具有可比性(P>0. 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如饮食控制 适当运动 应用降糖药物(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停服其它降血脂药物,有高血压者予降血压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口服液(东北制药集团,批号110326),每次1g,每天2 次口服,疗程4周。
1.3 观察指标 空腹抽血,测定给药前,给药24周后血糖(GLU)血脂(TG、CHO、LDL-C、HDL-C)肾功(Cr、BUN、UA)和尿蛋白(PRO);同时使用课题组前期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给药前,给药24周后血浆中LC、ALC、PLC的浓度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2、结果
本试验中两组病人各有3 例因为没严格糖尿病常规治疗(饮食控制不严或未按时给药)导致空腹血糖 >10 mmol L-1,予以剔除,两组完成试验的人数各为17例。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及血脂的变化 治疗组给药4周后与给药前和对照组比较GLU、TG、CHO及LDL-C明显降低,HDL-C值明显升高(P<0. 01或P<0. 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及尿蛋白变化 治疗组BUN给药4周与给药前比较明显下降(P<0. 05),治疗组PRO给药24周较给药前和对照组同期比较均明显改善(P< 0.01)。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LC群浓度变化 治疗组给药24周时,LC、ALC、PLC浓度与给药前和对照组同期比较浓度明显升高(P<0. 01),且治疗组给药4周后LC浓度明显高于2周(P< 0.01),见表3。
3、讨论
目前针对DN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严格控制高血糖和高血压、纠正脂代谢紊乱、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蛋白尿的排出、保护肾功能和积极防治并发症等LC作为参与机体能量代谢的一种必需营养素,可明显改
善患者的脂质代谢紊乱,改善糖耐量,逆转胰岛素抵抗,减少尿蛋白的排出,保护肾功能。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DN患者给药后的血糖、血脂和尿蛋白的排出均明显下降,证明LC可降低DN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减少尿蛋白的排出,对肾脏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此外,在糖尿病动物模型上发现,应用抗氧化剂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性作用,而研究报道LC是一种优良的抗氧化剂,因此认为LC可通过其抗氧化作用而保护DN患者肾脏功能。
本研究首次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了DN患者给药前后血浆中 LC ALC PLC 的浓度,结果表明治疗组DN患者给药前血浆LC浓度(19.28 ± 3.66) molL -1,明显低于本课题组报道的国内正常人LC浓度(39.1 ± 5.4) mol L - 1。其
机制可能是:血液中的LC主要由肾脏清除和重吸收,肾脏对维持血浆LC浓度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DN患者由于肾功能不全,肾小管功能受损,肾小管对LC的重吸收减少而清除增多,导致LC群经肾脏丢失过多,随之出现全身性LC缺乏,补充LC可以对DN患者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而本研究给药 4 周后患者血浆中LC浓度升高至(31.89 ± 3.92) mol L -1,同时ALC、PLC水平也较给药前明显升高,说明在患者体内,一部分LC转化为ALC和PLC。根据Sahajwalla等报道,口服给予3d后即可达到稳态血药浓度,而本研究结果表明,给药4周时LC的浓度较给药2周时仍明显升高,考虑可能是与随着LC的治疗,DN患者的肾功能改善,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得到恢复,LC经肾脏的丢失减少有关。DN早期隐匿,一旦进入大量蛋白尿期,则肾功能的损害进展快,不可逆转,故对早期DN和临床DN的早期患者应用LC口服液进行干预治疗,可有效延缓肾损害的发展速度,从而保护 DN 患者的肾功能,减少进入ESRD的比例。鉴于LC口服液对2型DN早期患者治疗方案为每次1g,每天2次,给药4周即可有明显疗效,建议推广该治疗方案以进一步扩大病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