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发生于有或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是一种心脏的异常电活动,不代表任何心脏病变,正常健康人群中,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室早的检出率分别达5%和50%,并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室性早搏的治疗,应视室性早搏的特点和数量、相关症状来决定。对于一过性室性早搏,主要是告诫患者避免有关的诱发因素,无需用药治疗。对于持续存在的室早患者,如果无不适症状,也可暂不用药治疗,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

如果患者伴有明显症状,首先应明确症状是否与室性早搏有关,其次是向患者解释室性早搏的预后,以解除其心理压力,必要时可短期服用IB或IC类抗心律失常药。也有人主张首选β-受体阻滞剂,但实际上大多数非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室性早搏多见于窦性心律较慢的平静和休息状态,活动时因窦性心律加快,室早反而明显减少。

目前,能够真正根治室早的唯一有效方法是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成功率达90%左右。经导管消融治疗的适应症为药物治疗无效的频发室早,患者有明显的相关症状。部分患者也因频发室早影响升学或就业,接受经导管消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