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发生于有或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正常健康人群中,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室早的检出率分别达5%和50%,并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

这种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早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发生方式可以是一过性(例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饮酒或咖啡)或持续存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发生频度可以是仅数个(偶发)至数万个(频发,形成二、三联律),呈单个、成对或连续>3个出现;患者可无任何不适感,或伴有明显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者产生频死感。

大量的临床随访结果表明,无论室早的临床表现如何,原则上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早患者的长期预后良好。但是,个别无器质性心脏病的猝死者,生前曾有室早的病史。近期文献报道,室早数量>总心率的20%或每日室早总数>2万,可能会引起左心室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