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为探讨三花接骨散、云南白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将39例四肢骨折患者(29例非糖尿病患者和1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三花接骨散组、云南白药组和对照组。应用放免法测定各组的血清 BGP。临床疗效以骨折治愈与否及愈合时间长短为评价标准。结果显示各组的血清BGP测定值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但4例用三花接骨散治疗的Ⅱ型糖尿病四肢骨折患者血清 BGP测定值与对照组及与用药前比较均呈显著性变化(P<0.05),而云南白药治疗组3例和对照组血清BGP3例无明显改变。各组均在 3~ 6个月内骨折临床愈合, 各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尚未见显著性差异。表明三花接骨散对糖尿病骨折患者可能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但本组病例数少,尚需进一步观察。
三花接骨散,云南白药等药物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骨折、跌打损伤的治疗。但患糖尿病的骨折患者是否对此类药物有良好的效应。作者从2000年1月到2001年6月对39例四肢骨折(29例非糖尿病患者和1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三花接骨散组、云南白药组和口服钙片对照组等3组,以血清BGP(S-BGP)水平反映成骨细胞活性及骨形成率的状况,作为评价药物疗效的客观指标,观察三花接骨散、云南白药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39例四肢骨折患者中, 男24例, 女15例。平均年龄40±24岁(16~64岁)。均为闭合性骨折,采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等非手术治疗。肱骨骨折9例, 尺桡骨12例, 股骨6例, 胫腓骨12例。39例中10例同时患有Ⅱ型糖尿病(符合1997年ADA诊断标准)。将39例随机分成3组, 三花接骨散组14例,口服三花接骨散,每次5g,1日2次;云南白药组13例,口服云南白药,每次2粒,1日3次;对照组12例,口服钙片, 每次3粒, 1日3次。3组均1个月为 1个疗程。
2、观察方法
2. 1.标本采集方法。晨起空腹采静脉血, 制备血清(2000r离心15min),放入-20℃冰箱保存备用。
2. 2.BGP定量分析。采用放免法, 免疫试剂来源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401研究所 。
2. 3.临床疗效评价。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和X线片是否达到骨折临床愈合标准及所用的时间来评定。
3、结果
3. 1.S-BGP测定结果。三花接骨散组、云南白药组、对照组血清BGP水平见表1, 两用药组用药前后的S-BGP及其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而1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BGP水平测定结果却显示治疗前的S-BGP水平均比非糖尿病骨折患者低,4例经三花接骨散治疗后患者的S-BGP与用药前比较,并与对照组比较S-BGP均呈上升趋势,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3.2.临床疗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显示,3组病例均获得临床愈合, 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分别是三花接骨散组21±6周, 云南白药组22±7周,对照组23±6周,1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病例也均获得临床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
间分别为三花接骨散组22±7周,云南白药组22±8周,对照组23±7周。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4、讨论。骨钙素(osteocakcin)又称骨谷氨酸蛋白( bone gla protein BGP),是由成骨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结合蛋白, 大部分沉淀于骨基质中, 少量直接分泌入血液循环, 血清BGP水平与骨中BGP含量呈正相关。已确认S-BGP是评估骨转换率及骨形成的特异指征,本组测定 39 例四肢骨折患者用三花接骨散和云南白药药物治疗1个月后及对照组伤后1个月S-BGP, 分别与用药前对比均未见S-BGP水平有明显改变。但10例Ⅱ型糖尿病骨折患者治疗前的S-BGP水平均明显下降, 显示Ⅱ型糖尿病患者骨转换率低。有研究表明,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缺乏及血清胰岛样生长因子-1(IGF-1)明显降低, 其与成骨细胞上胰岛素受体和IGF-1受体结合减少,从而影响了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导致BGP合成、分泌减少。所以对糖尿病骨折患者的药物治疗, 以促进其骨折愈合防止骨不连具有临床意义从本次观察结果看, 本组4例Ⅱ型糖尿病骨折患者接受三花接骨散治疗1个月后,S-BGP水平比对照组呈明显升高(P<0.05),也比用药前测定值有显著性升高(P<0.05),表明有一定疗效。已知三花接骨散主要成分有田三七、西红花、川续断等,具有扩张血管, 疏通微循环, 增加血流灌注及强筋壮骨等功效,这可能就是对Ⅱ型糖尿病骨折患者发挥疗效的药理学基础。但因本组病例数较少, 其药效机理尚需进一步积累病例深入研究。另外,本次研究中各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虽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但作者认为, 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及X线片,结合S-BGP指标来评价骨折损伤修复疗效,似更为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