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悉是霉酚酸(MPA)的2-乙基酯类衍生物,在体内经脱酯后转化成为其主要的活性成分MPA。MPA是一种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IMPDH)抑制剂,通过抑制鸟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而影响T和B细胞增殖,从而发挥其免疫抑制作用。由于可有效地延长移植物存活率和受者的生存率,骁悉已被广泛应用于肾脏、心脏、肝脏和胰腺移植;除用于治疗成人患者外,还可用于肾移植的儿童受者。

骁悉(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用法用量:

①预防排斥剂量:应于移植72小时内开始服用。肾移植病人服用推荐剂量为1克一天两次(一天2克),日服骁悉2克/天,比口服3克/天安全性更好。

②治疗难治性排斥的剂量:在临床实验中,治疗难治性排斥的首次和维持剂量推荐为1.5克一天两次(3克/天)。

③特殊剂量:如果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计数绝对值<1.3X103/微升),应停止或减量。

④严重肾功能损害:对有严重慢性肾功能损害的病人(肾小球滤过率<25毫升/分1.73平方米),应避免超过1克一天两次的剂量(移植后即刻使用除外)。对这些病人应仔细观察。对移植后肾功能延期恢复的病人不需要做剂量调整。

骁悉(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的不良反应:

①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胃肠道出血;

②血液系统损害:贫血、白血球下降;[NextPage]

③机会感染:尿路感染、巨细胞病毒及疱疹病毒感染;

④诱发恶性肿瘤:如皮肤基底细胞癌,但发生率较低。

两项大型、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讨的结果提示,骁悉1000mg,每天3次与肠溶性霉酚酸钠(EC-MPS)720mg,每天2次所致移植受者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似。

萨尔瓦多里(Salvadori)等人比较了423例初次肾移植受者分别使用等效治疗剂量的骁悉和EC-MPS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在治疗12个月内,两组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骁悉80.0%对EC-MPS80.8%)、上消化道(骁悉54.3%对EC-MPS53.5%)及非上消化道(骁悉68.1%对EC-MPS68.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相似,并且由于胃肠道不良反应而需要进行剂量调整的发生率亦无明显差异(骁悉19.5%对EC-MPS15.0%)。

布德(Budde)等人进行的研讨亦显示,在稳定期肾移植受者由骁悉转换为EC-MPS治疗第3个月和12个月时,两组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亦无明显差异[3个月:骁悉20.9%对EC-MPS26.4%;12个月:骁悉24.5%对EC-MPS29.6%]。

骁悉(吗替麦考酚酯胶囊)有较优的免疫抑制效应:

伯勒尔(Bohler)等人研讨了骁悉和EC-MPS对稳定期肾移植受者T细胞和淋巴细胞亚型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体外实验中,当由骁悉转换至同等MPA剂量的EC-MPS后,后者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降低了2.6倍,且CD25和CD71分子阳性的T细胞分别增加了1.6倍和1.7倍。上述结果提示,在稳定期的肾移植受者中,与MMF相比,EC-MPS可能具有免疫抑制不足的风险。